本文作者:访客

麦角硫因猛涨374%!爆珠剂暴增700%!保健品下一匹黑马藏在哪儿?

访客 2025-07-17 10:00:38 6
麦角硫因猛涨374%!爆珠剂暴增700%!保健品下一匹黑马藏在哪儿?摘要: 文:Carol H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随着国民慢病问题更加严峻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

文:Carol He

来源:Foodaily每日食品(ID:foodaily)


随着国民慢病问题更加严峻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功能大健康赛道已成为食品企业关注的焦点。


但当越来越多企业入局,功能大健康赛道竞争同质化加剧,品牌该如何精准锚定最紧迫的健康功能痛点?如何高效匹配最具潜力的核心消费场景?又如何在产品创新和品类占位上取得先机?


在上周,Foodaily特别策划的“从精准营养到场景创新,数据驱动下的功能大健康新范式”创新私享会上,全链路线上数据AI洞察专家Nint任拓透过电商数据分析及平台AI工具进行了深度分享。


在演讲中,任拓提出了几个关键洞察点:


1、从线上电商数据看保健品在剂型、功效、成分的最新趋势;

2、婚礼、节日...保健品有哪些“反常识”的机会场景?

3、品牌系统性挖掘消费场景机会的方法论?


让我们进入正文一探究竟。


1

线上保健品市场格局裂变,

哪些剂型、功效、成分值得关注?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线上保健品规模也随之水涨船高。据任拓市场研究数据,线上保健品市场正加速增长,2025年预计突破1200亿,增速达15%。


无论品牌数量、店铺数量还是SKU数量,近两年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保健品品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从渠道来看,内容电商表现突出,占比接近35%,增速近24%,逐渐成为推动品类增长、品牌谋求发展的必争之地。


除了品牌、渠道的驱动,我们也关注到了来自消费市场的反馈。


在剂型上,主流剂型市场占比90%,片剂、软胶囊、粉剂、饮品、硬胶囊等主流剂型稳健增长,饮品更是从去年的15%增长至17.2%。其中,片剂中的微泡片、粉剂中的胶囊杯、饮品中的条袋、精华管等形式,增长都很快。



在功效上,我们按照不同功效的销售额及其增速,分成主力赛道、新兴赛道两大类。在主力赛道中,骨骼、体重、血脂、抗衰等表现突出。新兴赛道里,祛湿、情绪管理等功效增速较快。聚焦到头部功效来看,内部脏器销售额占比最高,同时颜值经济相关的体重管理、抗衰、增肌塑形,增速明显,分别达到5%、28%和37%。


为避免水土不服,还需考量内贸、跨境的竞争环境的差异。在血脂、肝脏、关节等功效里,跨境销售的占比遥遥领先,而在免疫健康、增肌塑形中,内贸销售更胜一筹。


从品牌集中度看,整体保健品的头部品牌集中度不足三成。但从细分功效看,其实存在显著的差异。比如,在增肌塑形、血脂、肝脏、关节等功效中,前十的品牌集中度很高,品牌矩阵相对稳固,新品牌入局难度较大。而体重、抗衰功效中,头部功效的品牌集中度较低,新品牌突围的可能性更大。


从功效日服价格看,目前整体市场是经济实惠和奢华昂贵并行的。大多数功效的日服价格低于6元。但体重、抗衰的价格比较贵,这说明一些消费者愿意为了颜值管理类的产品支付更高的溢价。


同时,我们看到品牌核心成分的升级迭代也在加速。骨骼方面,去年排名第一的成分——钙,占比超50%。在钙铁锌、GABA等成分的快速增长下,钙今年占比已下降到38.7%。


在关节健康方面,近两年虽然还是以氨糖为主导,但骨胶原蛋白、Ⅱ型胶原蛋白等成分快速增长,驱动整个关节健康赛道加速增长。在血脂方面,鱼油稳健增长,增速达26%,水蛭素、海豹油等成分逐渐崭露头角,血糖、血压、血管等其余心脑血管相关的功效占比较小。


在体重方面,益生菌表现突出,从去年的18.9%增长至27.2%。在抗衰方面,功能成分的迭代更加激烈。NMN等成分的份额从去年近30%跌至18%,PQQ、麦角硫因、α-酮戊二酸(AKG)成为新晋黑马,增速分别为98%、374%和322%。



分析完线上保健品的表现与趋势后,我们再来看看线上新品的贡献和赛道分布情况。


对保健品来说,新品已成为驱动品类增长的关键引擎。新品销售额占线上保健品的24%,新品数量达到整体的54%。其中,有近六成的既有品牌在今年都推出了新品,每个品牌平均上新4个新品。


这些新品主要集中在稳健区和热门区。在热门区中,美白抗衰、体重管理等颜值经济相关功效仍然领跑,颜值经济的风向,正从外用的护肤品刮到内服的保健品。


从价位看,新品正在经历显著的贵价化的趋势。新品日服均价15.8元,远高于老品的8.7元。在24元以上的超高价位区间,新品的占比约为老品的一倍。


新品贵价化趋势的背后,有两个主要驱动因素。一个是新品更便捷易服用、一步到位的产品形态,比如精华管、条装袋装的产品形式等;另一方面,新品中出现更多高精尖的成分。



此外,“食养为媒,本草为韵“的养生哲学越来越普及。在新品功效上,药食同源的理念持续发力,为整体保健品的新品贡献了近三成的销售额。


2

从场景洞察突围,

"三步法"把握增量机会


那么在洞察到当下的产品趋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后,品牌如何跳出自己的领域去开拓新的生意?


我们认为,要从体现消费者真实需求的场景中出发,突破思维定式,识别机会场景,在跨品类竞争中发现新的增长空间。


分享我身边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发现很多婚庆场所都是一条龙服务的。婚礼现场布置得很漂亮,每个人桌上都摆好了伴手礼,我发现伴手礼中除了有巧克力,还有小瓶的益生菌小蓝瓶粉剂,这让我感到很新奇。带有保健品属性的健康功能性食品,也能渗透到这种场景中。


但仔细一想,其实也很合理。因为这个产品包装很小、时尚精致,放在伴手礼中也并不违和。其次,婚礼场景中的饮食一般都是比较油腻的大鱼大肉,这种场景下就存在促进消化的产品刚需。


这种灵光一现的机会场景,是否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如何能更快更多地发现这种机会场景?接下来,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任拓系统性地挖掘场景机会的经验。


任拓的分析数据,主要来自于内容平台。横轴代表曝光指数,纵轴代表互动表现。具体的场景都可以在这个矩阵中进行描绘,从而去研究这些场景的内容表现。



这些场景会拆分到[标签]的颗粒度。因为场景非常多,所以我们在图上只展现一部分场景。那么如何从密密麻麻的场景标签中,找到一些有待进攻的场景呢?


任拓的方法论是,把一些场景根据对应的需求特征做聚合,通过描绘场景的具体需求,把相对接近的需求归为一类。以传递祝福、表达爱意、分享喜悦等情感侧需求多发生在礼赠场景,以调理身体、改善形象、预防疾病等功能侧需求可聚焦为自用场景。



具体来看,在礼赠场景中,传统家庭节日营销体量大,而婚礼、浪漫节日等细分场景中保健品渗透率低,存在快速增长的潜力。要进攻这些机会场景,就需要把场景摊开来,在场景下看代表类目的打法,看保健品的进攻方向。


以机会场景【婚礼】为例。该场景下,一般会出现酒类、巧克力等大家习以为常的传统品类。这些品类首先会有婚礼专属的包装设计,定制化的客户服务,能灵活地搭配需求、匹配预算。其次,它们深度绑定了婚庆服务的产业链,不断加强品类与婚礼场景的认知绑定。


婚礼礼盒中的巧克力会设计得更精致小巧

图片来源:belgchocpiron


而营养保健品在这方面仍需克服一些问题:大众使用保健品的场景比较受限,单个功能性食品规格较大,比较昂贵,超出一部分消费者的产品预算等等。对此,任拓认为营养保健品能聚焦婚礼场景做针对性的改进。


首先,保健食品可以强化健康祝福的意义,逐渐提升大家对该品类的认知度。其次,围绕这个具体的场景和人群去优选食品品类。比如在婚礼场景中,可以选择益生菌、护肝片等类型。同时,可以提前根据宾客名单对老年人、年轻人、小孩等不同人群进行搭配组合。第三,保健食品可以推出定制的小规格的包装,结合婚庆产业的渗透来改进包装。


第二个机会场景是【浪漫节日】。浪漫节日相对婚礼场景来说,大家对健康功能性食品的接受度会更高,我们也看到很多品牌已经渗透到了该场景中。美妆、珠宝首饰等品类的渗透率已经超过一半了,他们针对这个场景也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比如这些品牌会推出节日限定的联名礼盒,加大线上线下投放来烘托浪漫氛围,并推出一些定制服务,去贴合场景下的真实消费需求。同样,健康功能性食品在这个场景中也存在品类认知固化、价值感难以体现的问题。


结合这两个因素做场景进攻,我们也给出三个建议。首先,通过情感营销提升品类接受度,比如从产品宣传上,去强化关爱健康的理念,提高消费者的产品接受度。


其次,优选一些高情感价值的品类,比如美容养颜类、助眠解压、益生菌类的产品,这些品类在节日场景中进攻机会更大。


第三是推出节日定制礼盒。许多营养保健品的包装依旧很传统,没有针对节日做定制化适配。产品可以借助限定包装和节日礼盒,在外观上提升仪式感,去渗透该场景。


最后总结一下任拓挖掘新场景机会的方法论——场景洞察三步法。第一步是场景标签的拆解,度量场景的最细颗粒和标签,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任拓的业务认知和AI工具, 对贴合消费者需求的场景进行聚合。第三步,是针对场景做机会分析,通过不同场景下品类具体品类的渗透情况与品类自身的特点,识别一些潜在的场景方向。



任拓在内容域、电商侧都有很强的数据能力,也有精细化标签的能力。标签作为打通内容到电商的中间介质,已成为内容策略校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是一个关键字,而是精准的洞察性的内容。识别场景机会点,再去挖掘场景下具体的消费需求,任拓通过内容标签的拆解去解码人群、卖点、痛点,为品牌破局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


3

总结


场景,正成为健康功能食品消费的关键词。


“东鹏补水啦”抓住“补水”场景,从运动场馆、学校等“汗点”场景切入,并在产品命名、核心价值做场景深度绑定,三个季度卖出12亿;正官庄“Everytime系列”红参直击职场场景下频繁加班、作息不规律、熬夜等痛点,精准传递产品补充精力、滋养元气的价值,10年销量突破62亿元。


从单一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到更适配性别、年龄、人群的定制化营养;从抽象的功效,到某一特定的具象化的场景需求...健康功能的场景精细化已成为大势所趋。Foodaily认为,让产品价值与消费者具体的健康场景和痛点深度绑定,是品牌高效沟通、重建信任、实现增长的核心路径。


在场景驱动的竞争新格局下,任拓的场景洞察方法论,让我们看到了企业从场景发现、机会验证到策略落地的更多可能性。我们也期待,在新兴的场景机遇下,保健食品品牌能更准确高效地抢占场景先机,在功能大健康赛道的同质化竞争中顺利突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