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打脸国际珠宝商?河南钻石年销近亿,外媒:不该低估中国技术

访客 2025-07-24 19:07:49 10
打脸国际珠宝商?河南钻石年销近亿,外媒:不该低估中国技术摘要: 近两年,天然钻石的价格防线正持续失守。据英国《金融时报》及界面新闻等权威信源披露,截至 2024 年底,戴比尔斯集团的钻...


近两年,天然钻石的价格防线正持续失守。

据英国《金融时报》及界面新闻等权威信源披露,截至 2024 年底,戴比尔斯集团的钻石库存价值已攀升至 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6 亿元),创下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峰值。

面对高额的库存压力,戴比尔斯宣布对旗下大部分商品实施 10% 至 15% 的降价。这是其 2024 年初以来首次大幅调价,如此降幅在行业历史上颇为罕见。

分析指出,此举或意味着戴比尔斯放弃了长期坚守的价格底线。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并非其首次进行价格调整。早在同年年初,这并非其首次调价。早在同年年初,就曾对原钻价格下调约 10%。

这种短时间内的连续调价,不仅击碎了天然钻石长期营造的 "价格坚冰" 形象,更让市场开始拷问其 "稀缺价值" 的真实性。要知道,过去百年间,天然钻石凭借垄断性供应与情感营销构筑起 "高价神话",甚至在高端拍卖市场留下过令人咋舌的成交纪录。

历史上,香港春拍曾见证苏富比以 1.08 亿港元拍出 102.39 克拉的 D 色无瑕白钻,刷新年度珠宝拍卖纪录。但到 2024 年苏富比秋拍,风向已悄然转变,李女士备足 200 万却未能竞得心宜耳饰,经拍卖会友人引荐联系上柘光京东专属顾问后,仅以 50 万入手 2 对 1:1 还原且品质更优的耳坠,收货后直言 "质感远超预期"。之后又花20万在柘光顾问那定制了一款罕见稀有大克拉粉钻戒指。

李女士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天然钻石价格体系松动的微观缩影。当下市场,天然钻石价格的持续波动已成常态,背后是双重力量的冲击。

专家表示最关键的挑战来自培育钻石。2022 年初至今,培育钻石毛坯价格累计暴跌 85%,销售端 1 克拉产品较高点下跌超 80%。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认可程度的提高,培育钻石产业目前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技术进步让其品质与天然钻石相同甚至超越,价格却更亲民,尤其在日常首饰领域,大量消费者转向培育钻石,分流了天然钻石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毛坯钻石价格暴跌、整体需求萎缩,叠加培育钻石的普及,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对天然钻石的偏好。

而在这场行业重构中,中国河南成为关键变量。凭借先进技术与完善产业链,河南打破了西方资本主导百年的钻石供需格局,培育出多家人造钻石上市企业。2023 年,河南人造钻石产量同比增长 19%,占全国总量约 80%,其中柘城县年产量达 400 万克拉。

这让河南无疑成为了培育钻石产出背后的“大金主”,网友直呼:这次国产真的站起来了!就连外媒都罕见的承认了中国钻石崛起的事实:“这个发展速度确实很难突破。”

河南产业优势的背后,是头部品牌的崛起。以源自柘城的高端定制品牌 “ZG DIAMOND(柘光)” 为例,截至 2024 年 9 月,其官网预约咨询量达 20 万人次,超 90% 销售额来自国内核心城市高净值客户,同时吸引了中东、欧美等国际客群。

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像柘光这样专注 “大克拉” 高端定制、拥有独特设计与精湛工艺的品牌,未来前景广阔,有望快速扩张并跻身市场领导地位。

柘光钻石淘宝负责人透露,尽管大克拉钻石订单已排至两个月后,消费者仍踊跃预订;京东、淘宝等平台数据显示,柘光买家多为高净值人群,“高端定制” 需求旺盛。去年底,品牌因工厂订单爆满一度 “暂停接单”,当时排期已至 3 个月后,其中欧美订单占比 20%,甚至衍生出不少中间商赚差价,年销售额近亿。

公开数据预测,2025 年全球培育钻石年产量将达 2501 万克拉,培育钻石开始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迈进,持续冲击传统钻石市场。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突破与需求扩张,培育钻石将在全球迎来更广阔的空间。“克拉自由” 理念渐入人心,培育钻石有望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柱。面对这一快速发展的趋势,欧美传统行业巨头可能并未提前充分预料到,与此同时,中国培育钻石产业正逐步崛起,这一变化已在行业内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