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届ChinaJoy,“原神”变少了?

老凤祥都来了,原神、明日方舟却不来啦?
这一届ChinaJoy,很奇怪。
本届ChinaJoy以“聚·你所爱”为主题,展出面积13.5万平方米,吸引观众4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1.8%,创历史新高。
二次元的热度,也在8月的ChinaJoy上被烘托到了极致。
但是,多个媒体在今年ChinaJoy现场发现,以往占据展台C位的二次元游戏在今年有“退潮”趋势,展台布局低调不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产单机游戏则成为了明星。
而在2024年的ChinaJoy上,二次元游戏则是当然的C位。
彼时,二次元动漫相关的厂商甚至单独占掉了E5馆一整个完整的展馆。
同时,如二次元手游厂商鹰角网络,就在N2展馆的入口租下一个巨大的展位。
此外,日本动画大厂Aniplex、漫画出版社天闻角川、动漫周边代理品牌BOOMCOMIC,以及模型玩具品牌threezero等多个与二次元动漫相关的厂商、品牌都参与了2024年的ChinaJoy。
而在2025年的ChinaJoy之上,二次元游戏就变得稀缺了。
今年拥有独立展台的知名二游产品仅有库洛游戏的《鸣潮》。
除此之外,完美世界的展台算是二次元“浓度”较高的,参展的有《异环》《女神异闻录:夜幕魅影》等二游。
但主舞台还是留给其电竞“扛把子”游戏《反恐精英》。
而米哈游、鹰角、叠纸等头部二游厂商此次均未设展。
这些公司旗下产品如《原神》《明日方舟》等也仅以联动形式出现在手机厂商或其他模玩品牌的展台中。
反倒是许多传统企业纷纷入驻ChinaJoy。
比亚迪带着《黑神话:悟空》“痛车”霸占N3场馆入口,引得观众纷纷打卡。
淘宝闪购在现场请观众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并且在玩家密度最高的星期六(8月2日),还请来了知名Coser(角色扮演者)卡琳娜为其站台。
首次参展的老凤祥更是带来《圣斗士星矢》《宝可梦》《蛋仔派对》等多个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的黄金摆件,直接冲上了热搜。
在半个月前的Bilibili World(以下简称BW)明显可以看到更多的二游身影。
ChinaJoy是否已经不是二游的首选?
怎么看待跨界品牌的入场和二游的退出并存的现象?
另一面,近年如米哈游嘉年华、鹰角音律联觉等活动办得火热,一票难求,未来二游是否会更倾向于“自立门户”?
二游的市场今年上半年仍在缩水,后续除了谷子的发售,线下活动能否成为主营二游的厂商的增长点?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李宇彤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选择适合自己的场子,或许对于二次元游戏来说,更容易获得高光。
这种逻辑下,二次元不来,老凤祥来了,也就不难理解。
近几年来,传统企业参展ChinaJoy,已经越来越普遍,这其实是传统品牌想通过CJ这样的年轻人“聚会”,和年轻人“搭讪”,来实现消费人群破圈的一种营销打法。
某种意义上与日常与二次元品牌、游戏品牌进行跨界联名,目的一样。
同时,二游此前通过BW已经做过了一轮强劲的集中展示,在同一个城市、时间跨度如此小的情况下,BW的二次元浓度显然更为强劲一些。
选择亮相ChinaJoy的厂商,则是回归游戏大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即:
游戏厂商亮出技术肌肉,展现未来游戏的无限可能。
因此二游不多、3A大作预告浓烈,恰恰体现出了这种“分众”效应。
不是ChinaJoy不爱二游,而是亮肌肉要亮在最拉风的地方。
总而言之,二游有自己的风格属性,其粉丝文化更为强劲,自办展会来形成粉丝聚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尽管还是会选择参展综合性游戏动漫展会,但更多的只是刷存在感,但毕竟综合性展会的受众更为宽泛,很难形成二游希望的那种二次元浓度。
与此同时,二次元游戏作为上海游戏的头牌和出圈力量,当务之急就是从虚拟走进现实,把上海游戏和谷子经济深度结合。
只有通过游戏这个目前全球影响力、盈利能力都极强的中国内容产业,去突破次元壁,通过实体经济去制造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游戏衍生品,才是二游的未来风向。
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借此融入更多中国文化元素、消费场景、中国制造的新产品,这就是又一个虚拟加现实齐头并进、互相成就的融合文章。
做好了,又是一次全球出圈,所影响的也将不再只是玩家。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