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如果失去“国补”,苹果将会怎样?

访客 2025-08-05 20:12:16 7
如果失去“国补”,苹果将会怎样?摘要: 苹果CEO库克:因得到中国“国补”的帮助,苹果创三年半来最高增速。“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这都是一个非凡的季度”,库克说道...

苹果CEO库克:因得到中国“国补”的帮助,苹果创三年半来最高增速。

“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这都是一个非凡的季度”,库克说道。

当地时间7月31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25年第三财季(截至6月28日)的财报。

数据显示,苹果本财季总营收达到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下自2021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净利润达244.3亿美元。

其中iPhone收入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预估400.6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该季度中国区营收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4%,预估151.9亿,结束了前两个季度的下滑,恢复增长。

可以说,上个季度,苹果主力产品iPhone的收入两位数劲增,部分得益于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中国的表现逆袭。

由此,两年来苹果在华营收首次同比增长“转正”。

库克在会议中特别提到,中国对部分设备提供的补贴(“国补”)帮助了苹果在该地区的发展。“这项补贴确实适用于我们的部分产品,而且显然有帮助。”库克称。

这是否意味着,苹果已经找回了以往的增长节奏?

如何看待国补对苹果在华销量的拉动作用?相比其他手机厂商苹果是否受益更为明显?

但长期来看,中国市场的补贴政策一旦退坡,苹果是否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从产品战略来看,苹果近期在AI与MR两个热门赛道的推进是否落后?

Apple Intelligence的不断“跳票”对其有哪些明显的影响?

从全球市场整体来看,苹果当前正面临着怎样的结构性挑战?

未来,苹果还有哪些可期待的增长引擎?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石晗旭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如果断供了中国的“国补”,苹果的业绩或将面临“差评”。

库克感谢国补,我们只想苹果再降价!

苹果通过跨年前后多番自我降价,没能达成的销售增长,依靠国补激发的消费热情和换机狂潮,得到实现。

同时,苹果也成功借助国补实现价格“降档”,杀入中低端消费者视野。

这一波让果粉换机、让想做果粉却犹豫再三的消费者变成果粉的机遇,被苹果成功把握。

尽管手机没有大的升级迭代和创新,却较之此前已经通过价格战而成功降维中低端的其他手机厂商而言收益更多。

不过,补贴让苹果的价格降维,一旦补贴不再,势必让苹果价格立刻“升维”,重新回归中高端。

而缺少创新的苹果,将再次被中低端消费者所放弃,并在中端乃至高端消费者眼中失去昔日的高端机定位。

真正要打破一补贴就热销、无补贴就滞销的状态,苹果真正要释放的压力还是创新上,去和安卓手机形成又一次技术上的极大颠覆。

但十年来苹果几乎并没有颠覆式创新的现状,让它除了“封闭”系统带来的多一分安全感外,已经和安卓手机品牌们不再有区别。

消费者对它的期待值,也就只剩降价而已。

此外,在AI与MR两个热门赛道,苹果都没表现出太多创新。

诚然,这两个赛道本质上都还在黑夜中摸索,没有谁真正意义上领先。

但以创新先锋为品牌人设的苹果,没能跑出一波高潮来,反而处处落后,则让果粉对其越发失望。

同时,苹果智能上线的太仓促,只是苹果为了保持自己科技领先身位而不得已加载的一个不成熟功能。

深度思考不如DeepSeek,写作不如ChatGPT,作图不如Midjourney,且体现的是工具性的服务。

仅仅依靠自家的AI在苹果的应用中自由行动,都打通了底层架构,实现“办公自动化”,反而让受众觉得整个AI都不智能、很工具,进一步加深了失望。

事实上,苹果在手机领域的不断失分,还不是最大的问题。

苹果在智能汽车、智能电视、智能眼镜上,要么长期跳票,要么新品一出、吐槽一片。

恰恰说明想要找到第二曲线的苹果,在创新能力上乏力、在研运方向上迷失,整体都在走向平庸。

如此多年,苹果也就和科技创新巨头的定位,越走越远,其结构性失衡也越发明显。

未来苹果的机遇,或许还是在系统之上。

苹果能否在MR上重塑一个新操作系统入口,串联其整个苹果生态(软件、硬件)。

唯有重组一个让消费者浑身都是苹果的新商业可能,或许能改变其增长乏力、品牌掉粉的局面。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