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原神阴霾!中国二次元,何以高潮(下)

访客 2025-08-10 20:30:13 10
原神阴霾!中国二次元,何以高潮(下)摘要: 接上篇《原神吃撑!中国二次元,何以高潮(上)》原神的辉煌之下,也有阴影。实际上,连米哈游这样的国内二次元游戏“一哥”在2...

接上篇《原神吃撑!中国二次元,何以高潮(上)》

原神的辉煌之下,也有阴影。

实际上,连米哈游这样的国内二次元游戏“一哥”在2024年也面临不小经营压力。

其中,米哈游新作《绝区零》于2024年7月正式上线,但开局营收却不及米哈游此前的《原神》《崩坏:星穹铁道》成绩,上线不到2月还出现了人气和流水断崖式下滑。

不过,伴随着米哈游持续地版本更新,《绝区零》才逐步稳住。

此外,据《2024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3.48亿元,同比下降7.44%。

如何打破阴影?跨界。

此前米哈游探索《绝区零》,想要打通二次元到动作游戏的次元壁,但效果不佳。

更多的游戏厂商也在试错,想要跨界突破。

一些光荣与梦想,赞许和针砭,也随之进入二次元赛道。

无为在歧路,到底何处去?

有种行业观点认为,今年的二次元赛道最有可能跑出来的“爆款”是类似于“二次元GTA”(注:GTA是指“Grand Theft Auto(侠盗猎车手)”系列游戏,泛指“开放世界动作冒险游戏”)的产品。

其中,备受瞩目的是完美世界在研的《异环》和网易的《无限大》。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腾讯没有二次元基因”。

不过,目前有观点认为,随着腾讯改变了在二次元上的“打法”,通过增持库洛科技、持股Shift Up并代理发行作品等措施,逐渐开始树立其在二次元游戏赛道的影响力。

市场一些表现出色的二次元游戏产品,其共性或相似性有哪些?

“二次元GTA”产品成功的可能大吗?

如果不是,那什么类型的产品您更认为能跑出来?

腾讯真的不适合二次元吗?

谷子经济和二次元游戏之间,谁更有未来?

对此,《南方都市报》记者石力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跨界才有未来,但不一定是游戏物种之间打破壁垒,更应该是虚拟和现实“自如切换”。

当下表现出色的二次元游戏共性有三:

一是极其重视服道化。

二次元游戏需要有足够好的画质,让玩家有如同欣赏动漫一般的沉浸感。

这使得优秀的二次元游戏,无一例外在人物的形象设计、人设设定、游戏内环境等方面极其细心。

尽管受限于技术,一些游戏厂商很难达到动作“高清”,但也会退而求其次,用精美卡牌来弥补。

二是极其重视故事线。

二次元需要讲出好故事,才能让玩家留下来“玩”故事,而非过去网游那样砍怪升级。

三是极其重视技术突破。

上海F4的特点就是来自创始团队们对二次元的深爱,为爱发电而用各种技术突破来实现自己对二次元的最终幻想。

具体到产品上,二次元GTA风格会有戏吗?

以《异环》为例,其确实给人一种“二次元GTA”有望爆发的期待,目前各种测试传出的消息也在推高这种可能。

但能否跑出来,还很难说。

这只是又一个将二次元和既有游戏类型进行结合的打法。

而恰恰是国内缺少GTA式的游戏,有可能通过填补空白来获得市场,并通过垂直的二次元+垂直的GTA,形成破圈。

目前来说,各种结合游戏都在试错,其实都有望跑出来。

但前提是不能做缝合怪,而是要有EVA那般的高同步率。

至于腾讯有没有二次元基因,也是看它能不能跑出一款二次元爆款。

当然,光靠买买买,肯定买不来二次元基因。

中国二次元的高潮如何持续,愚以为,和日本二次元差异化,就能鼎足而立,甚至超越日本。

日本二次元从最强悍的漫画出发,进击动画、游戏和玩具。

中国二次元则需要扬长避短,从游戏这个中国在全球“虚拟世界最强产业”的角度出发,进而衍生。

只有让消费场景不再只是游戏中,还能走到现实中,才能在全球市场形成更多次类似labubu一样的潮流奇迹。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