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白酒新打法:从卖酒到打造生活方式的品牌升级路径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在贵州赤水河畔,一场关于白酒产业的“认知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5月12日至13日,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到遵义市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调研,实地考察茅台集团酒旅融合项目规划建设情况。李炳军在调研中强调,要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以“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为核心,系统谋划贵州白酒产业的转型发展路径。
在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的背景下,此次调研释放了什么信号?对茅台集团的转型又有何启示?
1
调研背后的战略密码
调研期间,李炳军明确提出两大关键部署: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与发挥茅台集团引领作用。他先后走访仁怀市喜头镇、茅台天酿景区、习水同民坝酱香酒项目,深入了解酒旅融合项目进展,并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茅台集团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白酒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这一战略导向并非“新鲜出炉”,而是早已融入省级政策体系。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做好文旅、体旅、桥旅、商旅、酒旅等融合发展大文章,深入研究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
2025年《报告》进一步细化路径,提出打造10家优质酱酒体验店,提升21个酒旅融合景区运营水平,建设5条美酒美食街区,拓展“支支串飞”精品线路,扩大“小车小团”车辆规模。
这表明,贵州正从省级战略层面推动白酒产业跳出传统销售逻辑,将白酒与文旅体验、消费场景深度绑定,构建“白酒+”生态体系,使白酒从单一的消费产品升级为承载地域文化的“时尚单品”。这种转型不仅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也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
“顶流”茅台的破局之道
作为白酒行业的“风向标”,茅台集团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其转型动作直接定义着贵州白酒产业的升级方向。
今年以来,茅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求变姿态”。从年初覆盖18个省区的“春耕行动”,到与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等科技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再到茅台文旅牵手张艺兴推出新品,茅台正以一系列创新动作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年初的“春耕行动”中,茅台高管团队深入18个省区、1700多家渠道商,倾听一线市场声音,精准捕捉不同区域市场的消费变化。这一举措在行业调整期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同时为后续转型奠定了基础。
与比亚迪、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跨界联动,更是指向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通过引入前沿科技,茅台希望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为白酒行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正如张德芹所言:“我们要推动前沿科技在白酒行业的应用,助力茅台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而茅台文旅牵手张艺兴推新品的行为,则被视为茅台践行年轻化战略的重要布局。通过明星效应和文创产品的开发,茅台成功打破了高端白酒的刻板印象,在年轻群体中实现了“破圈”传播。这种尝试不仅提升了品牌价值,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从市场深耕到科技赋能,从产品创新到文化破圈,茅台的系列动作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转型路径:传统产业年轻化、产业价值场景化。这些实践充分展现了茅台作为“引领者”的示范效应。
3
行业变局中的生存法则
从省长李炳军的战略部署到茅台集团的创新实践,白酒行业正清晰展现出从“产品竞争”向“价值竞争”跃迁的必然逻辑。
当前,白酒行业面临多重压力。产能过剩与消费疲软叠加,导致产品价格倒挂、库存过剩以及内卷式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转型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贵州省推行的“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的战略路径,核心在于将白酒从单纯的消费品转化为文化载体,整合地域文化、消费场景、情感体验等多元要素,从而实现从交易行为到价值认同的升华。
当白酒不再只是宴席上的饮品,而是承载赤水河畔酿酒非遗、黔地山水风光的生活符号时,其价值维度必将实现质的飞跃。这场始于赤水河畔的“认知革命”,或将改写中国白酒产业的未来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