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团阿里京东的外卖大战,高盛推演了3种结局

访客 2025-07-11 10:00:59 7
美团阿里京东的外卖大战,高盛推演了3种结局摘要: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作者:金珊7月开始,新一轮外卖大战已经打响。美团和阿里在周末率先开团。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500亿补...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金珊

7月开始,新一轮外卖大战已经打响。

美团和阿里在周末率先开团。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500亿补贴计划,三天后发布了大量“满15减11元”的优惠券。美团也立刻行动,推出奶茶小食0元自取。

奶茶和咖啡店员吐槽自己根本做不过来,店里出现几米的订单条。消费者沉开始狂薅羊毛,甚至出现0元购。

一轮结束,双方发布了战绩。7月5日深夜,美团外卖宣布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创下行业新峰值。 7月7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过 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2亿。

后知后觉的京东选择继续加注。7月8日,京东外卖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一切都是为了增长。这场由京东率先开启的外卖大战,仿佛已经走向了一个不可控制的阶段。平台都想做一个超级消费入口。高盛根据这次外卖大战做了一轮推演,三种结局中,美团的地位难被撼动。

结局一:美团守擂成功

这是高盛的基准预测,也是概率最大的情景。美团拿下了这场外卖战争的胜利。

按照单量计算,外卖的市场份额为美团55%,阿里巴巴35%,京东10%。

王兴此前就曾表明自己的决心。“我们将不惜代价赢得这场战争。”

美团的护城河有三点,是大概率能赢的重要原因,高频的用户习惯、下沉市场壁垒深、骑手履约确定性。

外卖大战打的很激烈,但是美团一直是最大的外卖平台。如果阿里和京东的补贴不能持续,消费者最终还是会回流到美团点单。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交易用户数破7.7亿人,已经是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了。

美团目前的策略分为向下巩固优势,向上提升品质。

目前美团已经已经关闭了优选业务,开始全力押注即时零售美团闪购业务。618期间,美团闪购近850个品牌成交额翻倍增长,超100个品类GMV翻倍。

“浣熊厨房”主打透明厨房,解决外卖食品安全的痛点,全程可视可追溯。

几家不同的品牌可以开在一起。美团会自建线下厨房基地,商家“拎包入驻”,提供场地、硬件及数字化运营支持。美团会进行云监工直播,后厨操作全程无死角直播,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切配、烹饪、打包流程。每日公示进货清单、清洁记录、质检报告,形成可追溯档案。消费者可以跨店点餐,单笔订单可选购多家品牌餐品,由骑手统一配送,节省多笔运费。截至2025年7月,已在北京、杭州运营10家门店,吸引老乡鸡、全聚德、德克士、云海肴等超100个餐饮品牌入驻。

美团赢得不会轻松,也会付出沉重的成本。

由于补贴力度加强和社保成本增加,美团单均利润可能会从1.5元降至1.0至1.2元。根据之前外卖大战的结局来看,长期利润会有所改善。

结局二:阿里美团双寡头

在第二种结局推演中,阿里将会后来居上,和美团形成双强的格局。外卖市场份额为美团45%,阿里巴巴45%,京东10%。最终,美团的利润会进一步下滑,阿里短期亏损长期有机会盈亏平衡,京东在竞争中难形成规模效应。

阿里是想借即时零售,把目前核心的消费场景汇总到一起,做一个超级的消费APP。这样流量能重复利用,也能把割裂的各部分业务联合起来。

阿里的优势在“血条厚”,净利润多,钱多。如果打持久战,对京东和美团不利。数据显示,阿里2024财年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1575亿,美团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下经调整溢利净额437.72亿元,京东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为413.59亿元。单阿里有众多业务,最后分配在外卖上的实际投入未可知。

阿里各部分生态能否有效的组合协同是一大考验。过去各个板块的业务相对割裂,很难形成1+1>2的效果。目前阿里已经完成一轮流量整合,将饿了么、飞猪嵌入淘宝主站,5个月内拉动日活激增5000万,计划2025年4至12月投入320亿强化即时配送。

阿里目前的缺点在骑手的成本和商家供给。美团骑手数量、30分钟送达率远超阿里;同时阿里履约成本更高,有数据显示,单均配送成本达4.13元,美团优化后约3.2元。规模效应不足导致单均利润承压。美团商户数量更多。

阿里想要拿下这个结果,或许需要生态高度协同、降低履约成本。否则大规模补贴难持续到最后。

需要把目前的优势打满,将淘宝流量、饿了么履约、品牌商品池形成深度闭环。补贴增加订单量和用户粘性,形成规模效应降低骑手成本。提高非餐的占比,提高利润率。

结局三:三足鼎立,京东突围

第三种结局,京东终于突围成功了,上桌了。在订单量上,外卖市场份额上美团占比50%,阿里占比30%,京东占比20%。京东最先开启了外卖大战,但是没想到后续阿里又加入战场了,招来了强劲的对手。

或许对京东来说,外卖更重要的作用是引流。作为一个流量的引擎,外卖为电商业务提供用户和增加粘性。

刘强东曾在分享会上表示,来京东点外卖的消费者有40%会去买京东商城的电商产品,“我们做外卖亏的钱,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要划算”。

数据显示,京东营销费用中有三分之二用于获客,2024年一年京东的营销费用高达470亿元。买用户花掉的钱和外卖补贴相比,或许会更经济实惠。

京东外卖主打品质,严格筛选堂食餐厅,如海底捞、星巴克,上线4个月近200个品牌销量破百万,数据显示,京东在品质外卖市场占45%份额。在下沉市场,京东的壁垒不如美团和阿里更深。

在非餐品类上,京东能切到一份蛋糕。

京东的重资产投入,在即时零售的3C场景会形成优势,全职骑手和京东物流午间闲置运力构建差异化网络,主打高客单品类。

即时零售战场上三家各有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

结语

今年9月将会是外卖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因为现在补贴都集中在饮品上,等到秋季,北方饮料的需求会下降,补贴带来的冲动消费也会减少。这会是真正考验用户忠诚度的时候。到了9月,钱已经烧过几轮,有了一定的结果,外卖的竞争也会更加理性。

美团、京东和阿里的这场外卖大战已经烧了不少钱,未来也会给三家公司利润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高盛预计仅今年Q2,美团、京东、阿里三家在外卖方面的投入就会达到250亿元,在今年7月到明年6月的12个月之内,阿里的外卖业务会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美团EBIT减少250亿元。

没有参与其中的拼多多,省下了一笔钱,可能会专注在国内外电商方面发起冲锋。

外卖的亏损已经被京东、阿里当作营销费用的支出,为电商业务引流。

外卖大战终局本质,效率、协同与心智的三维战争三巨头正从“价格战”转向“系统能力战”,短期亏损换长期格局。美团需穿越成本沼泽,阿里赌生态整合,京东押品质赛道,2025Q3用户留存率与AI增效成拐点信号。

参考资料:

1.高盛:中国外卖大战‘

2.锦缎:阿里美团为何突然加码即时零售?

3.鲸商:本地生活“下半场”:阿里、京东、美团的攻守道

4.猎云网:美团,悄悄出手了

5.王智远:美团阿里开始豪赌未来

6.豹变:一场史诗级外卖撒券大战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