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松热潮带动赛事经济 新兴服务成增长亮点

文|互联网那些事
提起赛事经济,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是因外地选手、观众涌入而掀起的餐饮住宿消费热潮,还是各地文旅与文化IP流量达到的新高峰?
事实上,随着马拉松赛事热度持续攀升,不仅上述“大数据报告”中的老面孔数据屡创新高,赛道约拍、私兔等小众领域从业者也成功分得了一杯羹。
马拉松催生新赛事经济
截至5月19日14时左右,抖音话题“马拉松”“马拉松比赛”的内容播放量已分别高达512.5亿次和16.1亿次。而在小红书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其浏览量也达到了惊人的22.7亿和2.6亿。这些数据表明,马拉松如今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赛事。
以“2025无锡马拉松”为例。
3月23日,2025无锡马拉松鸣枪开跑;两天后,媒体便报道指出:赛事期间,共有42.9万人报名参赛,其中3.5万名跑者亲临现场。同时,“2025无锡马拉松”这一话题在抖音、微博上的播放量和阅读量分别突破了2.3亿和2.7亿,全网相关话题曝光量超10亿,并吸引了88.5%的外地观众提前到访无锡。
伴随全网关注度的飙升及各地跑者、观众的到来,无锡本地文旅消费数据也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据相关报道估算,本次大赛为无锡带来的经济效益高达5.05亿元,其中餐饮、住宿、交通三大板块贡献分别为1.44亿元、3.01亿元和0.21亿元。此外,赛事衍生的旅游消费、会展服务、赛前博览会也为当地带来了885万元、1354.3万元的经济效益以及1649.3万元的销售额。马拉松赛事对文旅经济的推动能力可见一斑。
更有趣的是,马拉松赛事的火热不仅让餐饮、住宿、旅游消费等传统领域数据节节攀升,还悄然捧红了一些跑者圈内的“新消费场景”。例如,赛事约拍和私兔这两个小众领域的从业者,便在这波红利中脱颖而出。
马拉松约拍服务悄然走红
随着马拉松赛事的日益流行,“马拉松开跑照片”所承载的社交价值也愈发重要。
对于普通跑者而言,一张精美的参赛照片能为其在朋友圈中塑造热爱锻炼的形象,彰显专业性;而对于竞技跑者来说,这样的照片更是宣传个人成绩、提升商业价值的重要工具。
聚焦赛事约拍这一现象。
通常情况下,赛事主办方会在筹备阶段雇佣摄影师组建官方摄影团队。然而,由于马拉松比赛规模庞大,动辄数万参与者,许多跑者发现,尽管官方照片质量不错,但往往存在“没有拍到自己”或带有Logo水印等问题。
需求催生服务,在这种背景下,专业的“马拉松约拍”应运而生。
据京报网记者调查,有跑者愿意花费699元雇佣私人摄影师记录自己的参赛时刻。另一名马拉松约拍摄影师则提供单条时长约10秒的视频服务,报价为88.88元。
(为提高被拍摄概率,消费者需提前穿好比赛服装并佩戴参赛号码牌拍照交给摄影师。)
此外,一些与达人品牌或赛事组委会建立合作关系的摄影师,凭借资源和经验能够获得更高收入。业内人士透露,这类摄影师采用按场收费模式,且享有自主报价权。
“目前正值马拉松赛季高峰期,每周至少参加一场比赛。我的报价在每场1500至2000元之间,旺季时每月收入可过万元。”谈及马拉松摄影师的收入水平,杨女士如此表示。
职业私兔月薪可达4万
在过去,马拉松圈中的“兔子”分为“关门兔”和“精英兔”,他们的职责是为不同能力的跑者提供配速参考,帮助顺利完赛。
如今,随着参赛人数激增,马拉松圈内逐渐出现了“私人兔”这一新角色。与官兔不同,私兔的服务对象仅限于某位特定跑者,工作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协助马拉松老手突破个人最佳成绩,递水、破风、稳定配速是核心任务;二是帮助新手顺利完成比赛,提供情绪支持和跑姿指导成为主要工作。
由于马拉松比赛采用“抽签制”,跑者需提前联系私兔确认合作,并承担对方的报名费和差旅费。根据消费者个人能力的不同,部分私兔还开发出了“个性化收费模式”。
具体来看,该收费模式的核心依据是“成绩”。
例如,最低突破3小时10分,私兔服务报价为1000元;最高突破2小时20分,报价则升至15000元。综合收入层面,有职业私兔曾表示,其月收入在马拉松旺季最高可达4万元。
回到私兔服务本身。
随着从业者数量增加及马拉松赛事发展,消费者购买私兔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然而,当前私兔市场仍停留在“口头约定”阶段,规范性不足。若想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除了提供精细化服务外,提升交易保障性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参考:京报网:调查|"私兔"破风、“约拍”吸金,马拉松跑出“小生意”热潮
北京商报:每场收入2000元,马拉松摄影师成理想工作?门槛不止设备6万多……
封面新闻:马拉松职业私兔最高月入4万
扬子晚报:一场马拉松,无锡进账五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