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黑龙江与吉利双向奔赴:重塑工业命运的路径探索

访客 2025-05-20 17:16:26 4
黑龙江与吉利双向奔赴:重塑工业命运的路径探索摘要: 来源 | 中访网作者 | 一杭工作室五月中旬的哈尔滨仍透着丝丝凉意,而松花江畔的一场政企会面却涌动着破局的热潮。5月15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在哈尔滨会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五月中旬的哈尔滨,虽仍透着丝丝凉意,但松花江畔的一场政企会面却释放出强烈的破局信号。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交流,更像是一场关乎黑龙江工业未来命运的战略对话。

5月15日,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梁惠玲在哈尔滨会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行,被外界解读为一场“经济承压下的双向奔赴”。在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1%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显得尤为重要。而吉利,能否成为推动黑龙江工业加速转型的关键力量?

1

一场直指产业发展的会面

从会面现场的细节中,可以窥见黑龙江工业突围的核心思路。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梁惠玲明确表达了对吉利的期待:“希望吉利控股集团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深化与黑龙江省的汽车整车制造合作,做强做大沃尔沃大庆生产基地,推动汽车产业增产扩量、提质增效。”这一表述背后,是黑龙江希望通过引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从而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李书福则进一步描绘了吉利的“寒地战略”蓝图。他表示,除了加强大庆沃尔沃汽车发展外,还将探讨醇氢电动汽车在寒地的推广应用,并推进绿色甲醇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这些举措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将黑龙江打造为全国领先的甲醇商用车制造与应用基地。

2

经济承压下的“双向奔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书福毫不掩饰黑龙江在吉利全国布局中的重要性。“在黑龙江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醇氢电动的使用环境营造起来。”他强调,这包括建设甲醇加注站、确保能源来源稳定性以及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对于黑龙江而言,吉利不仅是产能提升的合作伙伴,更是撬动产业升级的战略杠杆。通过引入吉利的技术优势和市场资源,黑龙江有望打破传统工业路径依赖,培育出更具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而对于吉利来说,黑龙江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同样不可替代。作为国内唯一的高寒测试基地,黑龙江为吉利提供了独特的技术应用场景,助力其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种“双向奔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绑定的战略共振。双方的合作已远超传统意义上的政企互动,而是共同探索如何在东北振兴的大局下实现协同发展。



事实上,这场会面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长期合作基础之上的必然选择。

早在2023年7月,吉利集团便与黑龙江省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提出以甲醇动力为主,将黑龙江打造为国内重要的甲醇商用车制造和推广应用基地。随后,在2024年8月,东北地区首批醇氢新能源专用车在大庆工厂正式下线,标志着大庆成为东北首个醇氢新能源专用车生产制造基地。

3

吉利给黑龙江工业发展带来新希望?

当前,黑龙江省的工业版图正经历深刻变革。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76.9亿元,同比增长3.2%,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仅为4147.3亿元,同比下降0.2%,规上工业增加值更是下降3.1%。

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传统产业转型的压力与新兴产业崛起的机遇。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梁惠玲坦言,消费需求不足、民间投资低迷以及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使得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

在此背景下,与吉利的合作无疑为黑龙江工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过引入吉利的先进技术和完整产业链,黑龙江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工业短板,还能借助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契机,推动整个工业体系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站在东北振兴的全局视角看,这场合作的意义更加深远。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政企合作,更是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工业基地 + 民营科技巨头”的协同转型路径。当汽车产业的引擎在黑土地上轰鸣作响时,它所带动的不仅是产值的增长,更是整个工业生态的重塑与升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