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从票房灵药到“亏损大户”:刘德华的电影路为何越走越难?

访客 2025-05-20 17:16:42 5
从票房灵药到“亏损大户”:刘德华的电影路为何越走越难?摘要: 来源 | 中访网作者 | 一杭工作室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14时,刘德华担任监制并领衔主演的《猎金游戏》综合票房达2.36亿。然而,尽管《猎金游戏》市场排片份额和上座率...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14时,刘德华担任监制并领衔主演的《猎金游戏》综合票房达2.36亿。然而,这一成绩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尽管《猎金游戏》在市场排片份额和上座率方面表现尚可,但预测其最终票房仅2.4亿。按照国内票房分账规则,片方回款约8000万。然而,依据制作规格估算,该片成本在1.3亿至1.5亿之间,这意味着影片可能面临高达7000万左右的亏损。

事实上,这并非刘德华首次投资失利。他公司主投的《潜行》,官宣投资成本约2亿,需6亿票房才能回本,最终票房仅3.89亿;《红毯先生》摄制成本约2.6亿,至少需7.5亿票房才能回本,最终票房仅9000万;而《危机航线》更是亏损近2亿。这些案例无不显示出刘德华近年来在电影投资领域的挑战。

作为华语影坛公认的“劳模”,刘德华平均一年拍摄四部电影,为何却陷入“越勤奋越赔钱”的怪圈?

1

劳模刘德华

公众视野中的刘德华,是出道41年如一日鞠躬尽瘁的“劳模偶像”。回顾他的职业生涯,作为演员,刘德华保持着极高的输出频率——几乎每年都有四部左右的电影上映。有媒体统计,单是2022年一年,他就参与了13部电影的拍摄。



2025年,刘德华共有7部电影计划上映,《猎金游戏》只是开端,后续还有《长安的荔枝》(大鹏导演)、《拆弹专家3》《反恐行动》《我的未来不是这样》(邱礼涛导演)、《无名之辈2》(饶晓志导演)以及《怒火蔓延》(郭子健导演)等作品陆续登场。

此外,从3月开始,刘德华还将投身《流浪地球3》的拍摄,该片于4月15日开机,预计他将参与拍摄8个月左右。

作为歌手,刘德华同样展现出惊人的勤奋。他是红磡连唱20场《笨小孩》的拼命三郎,也是每逢春节就在超市“恭喜发财”的招财福星。2024年,他在香港红馆开启了巡回演唱会,连续20场演出,创下6.2亿港币的惊人票房,再次证明了他在歌坛的超高人气。

2025年,大麦网显示刘德华已官宣了在内地的“今天…is the Day”巡演计划,但具体演出城市尚未确定。不过,据刘德华独家经纪公司“亨泰环宇”于今年2月发布的声明,尚未授权任何机构举办2025年国内个人演唱会,因此关于演唱会的最终安排还需等待官方正式公布。

2

越勤奋越赔钱

据“文娱talk”统计,2020年至2025年,共上映了10部刘德华监制的电影。然而,这些作品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一种是口碑、票房双扑;另一种则是口碑尚可,但票房惨淡。

其中,《拆弹专家2》成为表现最佳的作品,豆瓣评分7.4,最终票房13.14亿。相比之下,2020年上映的《热血合唱团》则显得黯然失色,豆瓣评分仅4.5分,最终票房不过7000万。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刘德华拍电影不用心,恰恰相反,他在指导演员表演方面展现了高度的专业性。

然而,“文娱talk”指出,刘德华在合作导演选择、演员表演协调以及剧本创作把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他监制的电影难以取得理想成绩。

首先是导演的问题。刘德华监制电影的导演大多是从技术工种(如摄影、剪辑、动作指导)转型而来。他们虽出身香港电影黄金年代,但在导演岗位上对品质追求和全剧把控的理解有限,更倾向于以挣快钱为主。例如,《潜行》导演关智耀本是摄影师出身,其首部作品《指甲刀人魔》仅获4.3分,后续作品质量也参差不齐。《危机航线》导演彭顺是剪辑出身,北上后的类型片口碑普遍不佳,在《危机航线》的制作中甚至使用了学生作业都不会用的手法。邱礼涛则在主旋律和港式警匪片之间摇摆不定,2023年连上4部电影,最高分仅6.3分,《猎金游戏》更是毫无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能力可言。

其次,陆港演员的表演割裂感明显,让观众难以入戏。这既体现在年龄代差带来的不适感上,如《危机航线》中刘德华和张子枫隔两辈硬演父女,互动情节拖沓离谱;也体现在角色互动失调带来的尴尬上,像《猎金游戏》中刘德华和倪妮的跨年恋线油腻且不合逻辑。

最后,对剧本的轻视和敷衍也是重要原因。一方面,不专业的资方过度参与剧本创作,《潜行》中刘德华参与剧本创作,但呈现出的作品叙事逻辑漏洞百出,人物塑造崩坏,女性角色沦为配角。另一方面,缺乏专业训练的其他工种人员参与剧本编写,导致剧本质量低下。例如,《危机航线》的编剧团队专业背景复杂,造就了诸多不合理情节,如狂躁症病人在机舱打架、失明少女表演人体风筝特技等。《猎金游戏》的编剧团队同样缺乏经验,将金融商战编得漏洞百出,为了凸显刘德华的能力,设置了许多不符合现实的情节。

3

没有影视寒冬,只有诚意缺失

近年来,电影行业似乎被“影视业寒冬”的论调所笼罩。有人将年度总票房倒退归咎于经济大环境的低迷以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认为观影人次的降低是电影行业走向末路的必然结果。然而,这种观点或许过于片面。

今年开年,《哪吒2》的惊艳表现,单片票房突破150亿,为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这一现象充分说明,电影行业并非真的遭遇寒冬,而是观众对电影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那些粗制滥造、靠坑蒙拐骗的宣发手段来吸引观众的电影,已经无法再欺骗观众的钱包。

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表现尤为明显。清明档和五一档的票房数据双双滑坡,清明档3.5亿元的总票房创下近十年新低(剔除2022年疫情特殊影响及2023年单日档期因素),而五一档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7.3亿元的总票房较2024年同期缩水52%,观影人次同比流失超五成。

今年五一档的档期票房冠亚军《水饺皇后》和《猎金游戏》虽然突破了亿元关口,但两部影片合计仅占档期总票房的27.4%。腰部作品集体失语,暴露出内容供给端的乏力。这进一步说明,电影行业并非没有市场,而是缺乏高质量的作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

电影行业没有寒冬,只有粗制滥造的作品无法赢得观众的喜爱。只有用心打磨内容,提升影片质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5月,刘德华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表示:“我一定会当一次导演的。”期待未来作为导演的刘德华能带着满满的诚意,为市场带来一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电影。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