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0元奶茶终结后,外卖大战还会怎么打?

访客 2025-07-24 19:07:40 7
0元奶茶终结后,外卖大战还会怎么打?摘要: 作者:小戎,编辑:何玥阳0元奶茶,1元午餐,狂热的外卖大战终于引来监管层的关注。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京东、...

作者:小戎,编辑:何玥阳

0元奶茶,1元午餐,狂热的外卖大战终于引来监管层的关注。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美团、京东、饿了么三大平台,严令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就在约谈前一周,行业刚创下单日2.5亿订单的峰值。

大额补贴之下,各平台外卖订单数量不断刷新纪录,从淘宝宣布闪购订单数超过8000万,到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1.5亿,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冲量的另一面是商家供给承压,如茶饮店频繁爆单、商家被曝出在堂食与外卖用油之间的“区别对待”。

在监管压力、食安争议、商家利润之下,这场外卖大战究竟还能打多久?巨头之间的竞争将要走向何方?

一、不可持续的消耗战

在这场外卖大战中,补贴是全部的刺激来源,而对商家来说,补贴下的外卖占比过高,就会变成赔本赚吆喝。

虎嗅曾援引一位餐饮品牌负责人的观点称:“我们的红线是28%,任何门店如果单日外卖订单量占比超过这个红线,店长会被直接问责。我告诉所有人,宁肯彻底不做外卖了,也不想被裹挟而死。”

增收不增利,是外卖流量裹挟下对商家的最重要影响。

一方面,在潮水般涌来的流量面前,“爆单”带来对餐饮商家产能需求的激增。“一小时300单,根本做不过来。”

这种状态下的“爆单”,并不代表商家可以享受到泼天富贵。外卖大战下的用户需求来源于平台强刺激下的异常高涨,由此带来了令商家难以应对的备货压力、制作压力等产能挑战和成本开销,再加上配送、促销等方面的成本,接这种订单无异于“饮鸩止渴”。

另一方面,对于拥有线下实体堂食场景的餐饮商家来说,堂食往往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外卖占比一旦过高,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餐饮门店堂食的产能资源,挤压堂食顾客的体验。

也是在7月,不少门店被曝出在堂食和外卖方面“双标”。在堂食,厨师是现场炒菜,选用的也是当日的新鲜食材。而对于外卖,则用的是价格低廉的预制食材或冷冻食材。由于外卖存在送达延迟,消费者很难同时对比出二者之间的差异。

在平台端,履约能力和强刺激下的“虚火”也带来了经营消耗。

外卖价格战由京东发起,淘宝闪购跟进,美团被动卷入,后淘宝闪购展现出更加凌厉的攻势。

从4月11日百亿补贴正式上线以来,至4月下旬,京东外卖日单量迅速突破2000万单。不过,在6·18前后披露日均订单量为2500万单之后,京东并未在近期再公布最新的订单量。

(外卖潜在市场总量和渗透率)

外卖大战中,围绕京东和淘宝闪购配送时长过长,超时配送等方面的用户指责并不在少数。如何合理分配运力,如何与商家磨合,这些能力,对美团来说不算问题,但对淘宝闪购和京东外卖来说,还有不足够成熟的地方。

冲单除了构成对履约系统的压力,也需要耗费大量真金白银。

高盛预计,在基本情景下,未来12个月(2025年7月-2026年6月)阿里巴巴/京东的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元/260亿元,美团的EBIT将下降250亿元。

预期盈利的变化,也冲击着投资者信心,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定价。

在多方压力之下,风向悄悄变了。相较于短期冲单量,玩家开始关心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公开表示,行业陷入非理性竞争陷阱,“不想卷,这样卷没意义”“互联网与前十年不同,到今天还试图无边界的 “卷” 是错误的。因为整个互联网网民到顶了,用户时间也到顶了,边界差不多了,大家赶紧想想未来吧。”

对京东而言,因为有6·18的存在,二季度往往是存在感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现金流最旺盛的时期。但进入到三季度之后,当6·18的氛围逐步熄火,烧钱是否还要继续,也是个问题。

京东方面称:“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

淘宝闪购的态度还不明朗。有报道称,淘宝闪购内部冲单目标和补贴规模维持不变,同时筹划于8月8日冲击峰值1亿单,但也有报道称,从来没有在内部定过冲单目标,强调商家实收和盈利空间,不会做“0元购”的事。

在这场“低价”的幻觉中,存量厮杀的意味,远远高过了补贴刺激带来的增量效应。所有的参与者,皆是“困兽”。

二、谁将稳固,谁将陪跑?

美团在这一轮的外卖大战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仅就外卖而言,美团有足够的规模和技术守住自己的阵地。

王莆中也在反复喊话,这样的外卖大战全是泡沫,为了泡沫打下去没有意义。“要拼命打奶茶咖啡的补贴,拼命发券,总是能达成的。就好像说我要盖一栋房子,只看这个房子的面积有多大,那我就盖呗,但问题是谁来住?这房子有价值吗?其实行业GMV月环比涨幅很有限,因为全都是低价单。”

关于“美团没有花8个亿(单日)”,背后的潜台词则是,美团能用远低于对手的成本,给市场造成同等甚至更强的冲击。

这样的说法,在外卖本身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美团本身就在外卖领域占据着绝对的市场份额优势,整体上已经与饿了么、京东形成了7:2:1,或6:3:1的份额结构态势。

伴随着监管层介入为外卖大战“降温”,京东也在重新思考外卖对自己的意义。作为主站引流入口和作为“小而美”的品质生活方式,二者究竟能否在京东外卖上找到平衡。

此前刘强东一直希望将外卖作为京东主站的引流入口,6月17日,刘强东对外谈及京东外卖的逻辑称,无论是做外卖还是酒旅,都是围绕供应链而来,来京东买餐饮外卖的消费者中40%会交叉购买电商产品,做外卖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划算。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援引的QuestMobile数据,5月京东APP用户月人均使用次数已达 47.9 次,同比提升 51.1%。

但7月17日,又有市场传言,京东有意将外卖App独立出京东主站,新的外卖App已经在开发中。

对于京东的外卖战事,一直有观点称,京东有能力在外卖领域切分出一块高品质的“蛋糕”。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京东最终拆分外卖App,好的一面是更有助于品质心智的塑造,但另一面,也反映出外卖对主站的引流作用,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京东这一抉择的正反面,也倒映出淘宝闪购在外卖大战中的两面。

目前,淘宝闪购的外卖遍布在淘宝App、饿了么、支付宝等不同的入口处,6月末,阿里宣布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意在实现远场电商+近场零售的场景覆盖。也是调整之后,淘宝闪购进行了更强势的补贴。

有即时零售行业专家认为,淘宝闪购最终可能会进行内部整合,“虽然淘宝闪购做的是即时零售、近场电商,饿了么做外卖,但实际上最终无论是即时零售还是餐饮外卖,本质都是外卖,没有必要做两个平台”,饿了么的业务在未来可能会逐渐被淘宝整合吸收掉,最后呈现出以“淘宝闪购”来竞争的局面。

从这一事件来看,阿里从内部提升了对外卖的指挥层级,外卖业务也能显著提升淘宝APP的DAU。

三、供应链新战事

当外卖补贴大战逐步“降温”之时,新的战事,也将开始。

第一是品质战争,京东和美团选取了不同的策略,策略选取也体现了其基因。

京东的选择一如既往,是做自营、做重、做供应链。

7月22日,京东首家“七鲜小厨”合营门店在北京东城区龙潭街道正式开业。与传统外卖门店不同,七鲜小厨采用“外卖+自提”模式,所有菜品均由专业厨师在透明厨房内现炒现做。

依托京东的供应链,自营门店可以实现食材直采,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统一管理和品控,并与京东七鲜超市等线下业态形成协同。按照规划,七鲜小厨会在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店。

此前,京东进军酒店时,就提到过要把控酒店的供应链,包括酒店的餐食。当然,这对京东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有着极大的挑战。

美团的浣熊食堂,仍然是做平台的思路,以聚合的方式整合品牌(如连锁品牌),为其提供新销售场景,自身以提供场地和强监管的方式解决食安问题,同时提升骑手取餐效率。

第二,这不只是外卖战争,也是未来十年本地生活服务乃至零售业格局的卡位战。

“即时零售”被视为未来核心增长引擎的必然选择。以外卖为入口,对供应链能力的检视,以及从餐饮到非餐领域的成功迁移,将决定谁能在“万物到家”的即时零售时代占据主导。

(即时零售潜在市场总量和渗透率)

在这场战事中,美团在“即时”占据优势,京东和淘宝则在“零售”方面占据优势。这也使得,在外卖这个领域,美团仅靠防御就能占到上风。

王莆中表示,以美团的体系能力,如果用对方的方式做补贴,我们想做多少单就可以做多少单。我们做了1.5亿,要做到1.6亿、2亿都可以。但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做。

但当即时零售的竞争进入深水区,三家则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一个确定性的趋势是,远场电商、近场电商、即时零售界限越来越模糊,即时零售会成为零售市场的增量,但仍然有不同的适用人群和场景。

王莆中称,“我对即时零售的未来,公开场合都说过,假设我们闪电仓三年之后十万个,一个仓可能几百单,也没太大。这也就是个万亿市场,可电商是个二十万亿市场,社零五十万亿,你才占 2%,我没有说是十万亿市场,他们焦虑啥呢?”

我们在《京东进攻美团,和以往外卖大战有什么不一样?》中提到,决定即时性需求和计划性需求各自规模的,既有供给侧的品类,还有价格。

就品类而言,美团最没有优势,淘宝优势最大。

在品类扩张方面,美团既通过闪电仓扩张品类,也深入到供应链,包括自营小象超市、松鼠便利店,高频酒类药品也在布局自营,如歪马送酒。

就价格而言,中金报告认为,在硬件技术没有突破的前提下(例如无人配送),即时零售的履约成本很难与快递相提并论,能因为“快”而牺牲“省”的,只能是特定人群和场景。

在这一方面,除了自营业态,美团的数据系统“牵牛花”也可以对帮使用系统的前置仓商家分析经营数据,给出选品指引、参考,甚至是介入商品供应链实施改造,以提升商品的周转率,叠加闪电仓一般选在租金便宜的地方,兼顾用户的“省”和商家的“盈利”。

对淘宝闪购和京东闪购来说,最应当补足的是“多、快、好、省”里的“快”,如果只是在现有的本地零售体系上增加配送的话,实现“快”最大的制约是运力,从外卖补贴大战来看,问题不算大。

但如果要兼顾“快”与“省”“多”,从生产到流通、仓储、销售、配送甚至是售后整个体系或许都需要重构。

阅读
分享